秋色清,河影淡,深户烛寒光暗。绡幌碧,锦衾红,
博山香炷融¤
更漏咽,蛩鸣切,满院霜华如雪。新月上,薄云收,
映帘悬玉钩。
烟月寒,秋夜静,漏转金壶初永。罗幕下,绣屏空,
灯花结碎红¤
人悄悄,愁无了,思梦不成难晓。长忆得,与郎期,
窃香私语时。
###逐句翻译
1.秋天的景色清朗,河水的影子淡淡的。深闺里蜡烛发出的光冷冷的、暗暗的。纱帐是碧绿的,锦被是红色的,博山炉里的香炷正在慢慢融化。
2.更漏声听起来像是在呜咽,蟋蟀的叫声很急切。满院子的霜花像雪一样。新月升起来了,薄云散去了,月亮映照着帘子,像悬挂着的玉钩。
3.烟雾和月色透着寒意,秋夜很安静,铜壶滴漏的声音开始悠长起来。罗幕下面,绣屏空空的,灯花结成了细碎的红色。
4.人安安静静的,愁绪没完没了,想做梦却梦不成,也不知道为什么。常常回忆起,和情郎相约的时候,偷偷地闻着香气,小声地说着话。
###词句鉴赏
-**“绡幌碧,锦衾红,博山香炷融”**:这里通过对颜色(碧、红)和物品(绡幌、锦衾、博山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华丽却又带着冷清的氛围。碧色的纱帐和红色的锦被形成色彩对比,就像我们看到红配绿会觉得很鲜明一样,这里的对比也让画面感更强。博山炉里香炷在融化,那袅袅的香气仿佛能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又略带慵懒的感觉,仿佛女子在这华丽却又有些寂寞的环境中。
-**“更漏咽,蛩鸣切”**:“咽”字用得很妙,把更漏声拟人化了,就好像更漏在哭泣、哽咽,很生动地传达出那种寂静秋夜中的冷清和女子内心的愁绪。“切”字形容蛩鸣,说明蟋蟀叫得很急切,好像也在烘托女子内心的烦乱和愁闷。
-**“满院霜华如雪”**:把霜花比作雪,很形象地写出了霜花的洁白和铺满院子的样子,让读者一下子就能想象出那个清冷、洁白的庭院画面,也进一步烘托出秋夜的寒冷和寂静,女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愁绪也更浓了。
-**“灯花结碎红”**:灯花结成细碎的红色,本来是很平常的景象,但在这里,在女子孤独寂寞、愁绪满怀的情境下,这小小的灯花也好像带着一丝寂寥。就好像我们在心情低落的时候,看什么都觉得有点凄凄惨惨的,这里通过灯花的描写,更衬托出女子的孤独。
然后,考虑诗的主题和情感。诗中充满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当前孤独和忧愁的状态。这可能反映了作者在经历离别或失去爱人后的心理状态。同时,诗中的秋夜和寒意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冷淡,而“思梦不成”则可能暗示作者无法入睡,思念之情难以平息。
还需要分析诗的结构和押韵。这首诗分为上下两部分,每部分有多个句子,押韵可能较为自由,但整体结构紧凑,意象连贯。这种结构可能表明作者在创作时注重节奏和画面感,可能属于婉约派词人。
可能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可能处于一个孤独的环境中,比如独自一人居住在深宅大院,夜晚无法入睡,思念远方的爱人。或者,作者可能经历了某种离别,比如爱人离去,导致内心的忧愁和回忆。此外,诗中提到的“窃香私语时”可能暗示作者与爱人有秘密的交流,或者在回忆过去的私密时刻,这可能与宫廷生活或贵族家庭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这首诗可能使用了某些特定的意象,比如“博山香炷”可能指代香炉,而“更漏”是古代计时工具,这些细节可能帮助确定时代背景。同时,“绡幌”、“锦衾”等词可能暗示作者所处的环境较为奢华,但内心却感到孤寂,这可能反映了社会上层人士在面对个人情感问题时的矛盾心理。
最后,综合这些分析,可能推断作者是一位生活在唐代或宋代的文人,可能属于宫廷或贵族阶层,经历了离别或失去爱人的痛苦,通过描绘秋夜的清冷和孤寂来表达内心的思念和忧愁。同时,作者可能擅长使用细腻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属于婉约派词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的静谧与孤寂,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我们可以推测作者可能生活在唐宋时期,属于文人墨客或宫廷女性。以下为可能的创作背景分析:
1.**季节与时间**:诗中反复出现“秋色清”“秋夜静”等词,暗示创作时正值深秋,可能与节气变化引发的思乡、离愁有关。同时,“更漏咽”“漏转金壶”等描述,表明作者在深夜独处时,借助更漏计时,营造出时间缓慢流逝的氛围,突显内心的煎熬。
2.**生活场景**:提到“深户烛寒光暗”“绡幌碧,锦衾红”“博山香炷融”等,可见作者身处封闭的深宅环境,可能为贵族女子或仕宦家庭中的女性。室内陈设精致(锦衾、绡幌、博山香炉),却因烛光暗淡、香烟缭绕而显得冷清,反映出外表的华美与内心的落寞形成对比。
3.**情感基调**:诗中“人悄悄,愁无了,思梦不成难晓”直接点明了愁绪缠绵、难以入眠的状态,而“长忆得,与郎期,窃香私语时”则回忆往昔与爱人共处的温馨片段。这种今昔对比的写法,可能源于作者亲身经历离别或爱人远行,通过秋夜的意象寄托思念。
4.**艺术风格**:全诗语言婉约,注重感官描写(如“霜华如雪”“灯花结碎红”),情感含蓄而细腻,符合唐宋婉约派词人的特点。若结合李煜、温庭筠等人的作品风格,可能作者亦是擅长以景写情、以物寄思的文人。
综上,作者可能是一位生活在唐宋时期的文人,身处富贵却内心孤寂,因离别或思念之情而写下此诗,借秋夜的清冷与静谧表达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秋色清,河影淡,深户烛寒光暗。绡幌碧,锦衾红,博山香炷融¤更漏咽,蛩鸣切,满院霜华如雪。新月上,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