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赠李商隐_喻凫

羽翼恣抟扶,山河使笔驱。月疏吟夜桂,龙失咏春珠。
草细盘金勒,花繁倒玉壶。徒嗟好章句,无力致前途。

AI注解:

###逐句翻译

-“羽翼恣抟扶,山河使笔驱”:(诗人想象自己)有了翅膀可以尽情地乘风翱翔,用手中的笔驱使山河(为自己所用)。

-“月疏吟夜桂,龙失咏春珠”:在月光明亮(稀疏)的夜晚对着桂树吟诗,(仿佛)让龙都失去了(守护的)春珠(来欣赏自己的诗)。

-“草细盘金勒,花繁倒玉壶”:草儿纤细,环绕着精美的马具(金勒),花儿繁茂,(诗人)倾倒玉壶(饮酒作乐)。

-“徒嗟好章句,无力致前途”:只能感叹自己有好的诗句,却没有能力让自己在仕途上有进展。

###词句鉴赏

-**“恣”字**:“恣”是“尽情、随意”的意思。这个字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渴望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施展自己才华(通过想象有羽翼翱翔来体现)的心境,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对自由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向往,很有感染力。

-**“使笔驱山河”**:运用了奇特的想象(类似夸张)。正常情况下笔是用来书写的,这里说用“笔驱山河”,把笔的作用无限夸大,突出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才华的高度自信,觉得自己的笔有强大的力量,能掌控山河(一种文学创作上的“掌控感”),这种大胆的想象很有冲击力,让诗句一下就生动起来。

-**“徒嗟”**:“徒”是“白白地、只能”,“嗟”是“感叹”。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强烈地传达出诗人空有好诗句却无法在仕途(前途)上有所成就的无奈和悲哀。前面几句都是诗人的想象和美好场景(如吟诗、饮酒作乐等),最后陡然一转,用“徒嗟”点明现实的残酷(无力致前途),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失落,很能打动人心。

AI诗词背景分析:

羽翼恣抟扶,山河使笔驱。月疏吟夜桂,龙失咏春珠。

草细盘金勒,花繁倒玉壶。徒嗟好章句,无力致前途。

首先,我要确定这是否是一首古诗。看起来结构四句一联,押韵可能不太明显,但类似的句式结构确实常见于古诗。接下来,我需要逐句分析,看看是否有明显的意象或隐喻。

第一句“羽翼恣抟扶”可能涉及羽翼,指鸟的翅膀,也可能比喻文采或才能,比如“羽翼”常用来形容才华。而“恣”和“扶”可能表达自由挥洒和扶持的意思,可能暗示作者在创作时的自由和努力。

第二句“山河使笔驱”中的“山河”通常指国家或自然景观,“使笔驱”可能指用笔驱使山河,这可能象征作者的文采或笔力足以描绘宏大场景,或者反映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第三句“月疏吟夜桂”据说是月亮和桂花的描写,可能暗示深夜独自吟诗的场景。“疏”可能描述月光稀疏或桂花散发的香气,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第四句“龙失咏春珠”龙通常象征权威或力量,“失”这里可能是失去,而“春珠”可能指春天的珍贵之物或时光。可能暗示作者在表达某种失落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是第五句“草细盘金勒”,草细可能指细小的草,盘金勒可能是边装饰金线的马缰,整个句子描绘的可能是一种细腻的场景,或者比喻诗文中的细节描写。

第六句“花繁倒玉壶”花繁可能指繁盛的花朵,“倒玉壶”可能指玉壶被倒置,可能使用比喻或夸张手法,描绘花香浓郁或盛景如酒水倾倒。

第七句“徒嗟好章句”表达了作者对诗文的赞叹,或者对自己诗才的自负,同时感叹徒劳无功。

第八句“无力致前途”直接表达作者无力实现前程,可能暗示现实中的困境与抱负的不相符。

接下来,我需要把这些意象联系起来,思考整体背景。可能作者在表达自身才能与现实的矛盾,比如拥有文采(羽翼恣抟扶、山河使笔驱)却无法改变仕途(无力致前途),或者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抒发内心的失落。可能作者在科举或仕途上遭遇挫折,虽然才华横溢但无法进入更高的境界,或者有某种理想无法实现。

需要注意避免生僻字和复杂术语,保持解释清晰。可能需要考虑历史时期,是否属于某个特定朝代,比如唐代太多文人有类似的感慨。同时,可能作者有多重身份,比如官员、诗人,或者隐居者,这可能影响诗的创作背景。

最后,整合这些分析,形成一个连贯的创作背景描述,确保涵盖诗句内容,不加入其他无关信息。

这首诗的意象和情感流露,似乎映射着一位文人仕途失意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推测其创作背景:

1.**怀才不遇**

诗句中"羽翼恣抟扶"展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的自信,意指文采如羽翼般可翱翔,"山河使笔驱"更凸显其笔力雄浑,仿佛能驾驭山川大势。但后句"无力致前途"却道出内心的苦涩,暗示作者虽具才学却难获施展空间,这种矛盾可能是其创作动机。

2.**自然意象的象征**

"月疏吟夜桂"描绘了月色稀疏、桂花暗香的深夜场景,暗喻作者在孤独中沉思。"龙失咏春珠"中的龙多指权贵,这里可能指官场或理想,"春珠"象征生机与机遇,暗示作者对失去理想时机的惋惜。

3.**时代背景的映射**

诗中"草细盘金勒""花繁倒玉壶"等描写,透露出对权贵阶层奢华生活的观察。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描写,结合后文的感叹,或许反映了作者所处的时代动荡,或官场环境压抑,使得才情难以转化为成就。

4.**情感的转折**

前半部分充满豪情壮志,后半部分却转向悲凉。这种转变可能源于作者亲身经历的挫折,比如科举失意、仕途受阻,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诗句中"徒嗟"一词表达了无奈与自嘲,暗示创作时的现实困境。

5.**文字游戏的痕迹**

"月疏"与"龙失"、"草细"与"花繁"等词语形成对比,可能暗含作者对文字运用的精妙把控。这种修辞手法的使用,反映出创作者是在特定场合(如题诗、赠友)中,借景抒情的创作情景。

显示全部内容
下一篇:最后一页

羽翼恣抟扶,山河使笔驱。月疏吟夜桂,龙失咏春珠。草细盘金勒,花繁倒玉壶。徒嗟好章句,无力致前途。

下载文档
已下载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