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答振武李逢吉判官_杨巨源

近来时辈都无兴,把酒皆言肺病同。
唯有单于李评事,不将华发负春风。

AI注解:

###逐句翻译

-“近来时辈都无兴,把酒皆言肺病同。”:最近这些同辈的人都没了兴致,一拿起酒杯就都说自己有肺病(这里可能是一种托辞,借说身体不好来表达没心情)。

-“唯有单于李评事,不将华发负春风。”:只有单于这个地方的李评事,不因为自己有白发(代表年老)就辜负这美好的春风(代表青春、美好时光等)。

###词句鉴赏

-“负”字精妙。“负”是辜负的意思,把“华发”(年老)和“春风”(美好)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情感的反差。一般人觉得老了就该和美好时光没啥关系了,但李评事却不这样,这个“负”字让这种情感对比很鲜明,传达出对李评事不消极对待生活、积极心态的赞赏。就好像我们说“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这里“负”就是一种情感的承载,让诗句更有力量。

-“唯有”也很妙。通过“唯有”突出了李评事和其他人不一样,其他人都消极,只有他积极,强调了他的独特,让读者一下就注意到这个特别的人物,也更能感受到诗人对他这种态度的欣赏。就像说“班里唯有他认真学习”,一下子就把这个人凸显出来了。

AI诗词背景分析:

第一句是“近来时辈都无兴”,这里的“时辈”指的是当世的人,可能指同时代的文人或官员。“无兴”可能意味着他们缺乏兴致或士气,可能是在描述一个时代整体的低迷氛围。接下来是“把酒皆言肺病同”,这句提到人们喝酒时都谈论肺病,可能暗示着当时人们普遍感到身体不适或有健康问题,也可能用“肺病”作为比喻,指代内心的忧郁或政治上的困境。

第三句是“唯有单于李评事”,这里“单于”通常指古代北方的首领,但在这里可能是指某位官员的职位或称号,而“李评事”可能是人名,需要确认是否有历史人物对应。“唯有”说明在众多无兴的人中,只有这位李评事与众不同。最后一句“不将华发负春风”中的“华发”指的是白发,象征年老或时间的流逝;“负春风”可能指辜负了春天,或者春风带来的美好时光。这句表达的是李评事不辜负时光,保持青春或积极的态度。

接下来,我需要思考作者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在某个历史时期,社会动荡或政治压力大,导致文人普遍感到压抑,但李评事却能保持豁达,不被时代所困。或者,作者可能是在赞美李评事的才华和坚韧,对比其他人的消沉。

同时,要注意用户的要求:只思考背景,不回答其他问题。因此,我需要确保回答集中在创作背景上,不涉及诗歌的其他分析。此外,避免使用生僻字和复杂词汇,保持语言通俗易懂。

可能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身处一个腐败或动荡的时代,周围人多有消极情绪,而李评事则是个例外,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或者,作者可能在某个特定场合下,看到李评事的风采,借诗表达对其的敬佩之情。

需要进一步验证“单于”是否指职位,可能在唐代有类似的官职名称,如单于都护府,所以李评事可能在边疆或军事部门任职,表现出不畏艰难、积极奉献的精神。同时,诗中提到的“肺病”可能有双关含义,既指实际的疾病,也隐喻内心的苦闷或政治上的困境。

总结起来,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一个社会动荡、文人普遍感到压抑的时代,作者通过对比其他人的消沉,突出李评事的与众不同,赞美其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积极和才华。同时,可能涉及到边疆或军事背景,李评事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不辜负时光,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特殊的时代氛围,通过对比多数人的消沉与李评事的豁达,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推崇。从诗中可推测,作者所处的环境可能暗含政治高压或社会动荡,导致文人普遍陷入迷茫与颓丧。而"单于"一词暗示李评事或许任职边疆或军事要职,其"不将华发负春风"的意象则传递出即便身处逆境,仍坚守志向、珍惜时光的积极姿态。这种创作背景折射出作者对现实的关切与对精神力量的追寻,可能发生在唐代安史之乱前后宋代金兵入侵时期,文人群体动荡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典型场景。

显示全部内容
下一篇:最后一页

近来时辈都无兴,把酒皆言肺病同。唯有单于李评事,不将华发负春风。

下载文档
已下载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