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中华上下五千年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战国中后期,赵国的实力越来越衰落,在与齐、秦、魏等国的战事中屡次战败,损兵折将,不得不忍辱割地,就连周边的小国都不断向赵国发兵,进...

战国中后期,赵国的实力越来越衰落,在与齐、秦、魏等国的战事中屡次战败,损兵折将,不得不忍辱割地,就连周边的小国都不断向赵国发兵,进行掠夺,但赵国却无力还击。公元前326年,赵武灵王即位,即位之初,他的父亲赵肃侯刚刚去世,魏、楚、秦、燕、齐以吊唁为名,组织了万人的联军想趁机占领赵国。15岁的赵武灵王在大臣肥义的帮助下,从容应对,终使五国退兵,使赵国免于灭国。年轻的赵武灵王胸怀大志,痛定思痛,决定奋发图强,改变被动挨打的状况。

赵国地处北方,东接东胡,北邻匈奴,西边和林胡、楼烦相接。这些部落都是以游牧为生,非常擅长骑马射箭,经常以骑兵进犯赵国边境。在频繁地与这些游牧民族接触的过程中,赵武灵王深刻意识到骑兵的优越性。他对部下说:“这些游牧民族的骑兵来去如飞,反应快速灵敏,这样的军队驰骋疆场,怎会不打胜仗?”

经过长期观察总结,赵武灵王发现,胡人的士卒穿窄袖短袄和长裤,不管是在平时的生活起居中,还是作战时骑在战马上,都比较灵活方便,而赵国军队的军服类似于平民的短打,显得不太适合作战,因此在与胡人骑兵的交战中往往处于劣势。而且赵军以步兵和车兵为主,而胡人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兵车、长矛相比,战马、弓箭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

赵武灵王认识到:赵国在战事中败绩连连,并不是赵国军队的士兵衰弱,而是因为军队军装不适于骑兵,同时车战的作战形式落后。中原传统的步兵和战车配合作战的方式不适合现在的作战需要,因为战车笨重,只有在较为平坦的地方作战时才能发挥效力,而遇到复杂的地形,运用起来就会非常不便,并且赵国以步兵为主,怎能是迅猛如飞,灵活机动的骑兵的对手?为了增强赵国军事力量,赵武灵王决定学习这些游牧民族的长处,组建骑兵,同时改中原地区宽袖长袍的服装为短衣紧袖的胡服,以适应骑战的需要。

赵武灵王坚信以骑射改装军队必然能增强赵军军队的战斗力,彻底改变赵国总是被动挨打的局面,但他也知道中原国家向来鄙视夷族,因此这番改革一定会遇到非常强大的阻力。于是为了提高国民对在全国实行胡服骑射政策的信心,他在颁布改革法令前,为胡服骑射的好处做了现实而有说服力的宣传。赵武灵王事先对少数人进行了骑射的训练,组成了一只人数不多但很精锐的骑兵,然后就带领着有限的骑兵向北进攻中山国,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使赵国国民的信心受到极大鼓舞。接着,他率领骑兵渡过黄河,在黄河西侧进入林胡人长期活动的地带。这个过程中,赵武灵王多次与游牧民族骑兵作战,从未战败。

这一系列的胜利有力地证实了骑兵的优越性,赵武灵王改革的信心也更加坚定。他先找大臣肥义和将军楼缓商议,说:“我国处于强敌包围之中,如今我想改革军装,穿胡服,胡服便于骑射。”肥义、楼缓等人有戎狄背景,都十分赞同,而且他们分析了赵国的国情、地形、人文等现实情况,认为施行胡服骑射对结束国家分裂,增强军事力量和竞争力都有好处。

赵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及赵文、赵造、赵俊等,认为胡服的改革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以新法违背古法,不得人心为由,反对变法。赵武灵王反驳了他们的观点,说:“圣人做事是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对策,只要是有利于国家昌盛的,何必拘泥于古人的旧法?”

赵武灵王立志将西北少数民族纳入赵国版图,决定采用以胡制胡的策略,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拦,力排众议,毅然颁布了“胡服骑射”法令。法令的中心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即窄袖短衣,脚登皮靴,腰系皮带,束金钩,戴有貂尾蝉蚊装饰的武冠。

赵武灵王带头穿起胡服,将赵国军队的军装全改成胡服,装备齐全后,就开始训练将士,骑马射箭,并在围猎活动中进行实战演习。

赵国的贵族没想到赵武灵王改革的决心如此坚决,便散布谣言说:“平时,赵武灵王就看不惯我们,这次是借机给我们难堪。”赵武灵王听后非常生气,把满朝大臣召集起来,当众弯弓搭箭,射穿了门楼上的枕木,声色俱厉地说:“再有胆敢散布谣言阻挠变法者,枕木就是他的下场!”贵族们知道事情已经无法阻止,都不敢再说反对的话了。

赵武灵王改穿胡服的变法很彻底,他下令除了军队的将士,全国上下,不论大臣百姓都要改穿胡服。赵武灵王带头穿着胡服去会见群臣,并派专人去见他的叔父公子成,请他改穿胡服。使臣回报说,公子成不愿意穿胡服。武灵王便亲自去见公子成,耐心地劝解,公子成被说服,也穿着胡服上朝。赵国的宗室贵族见公子成都接受了胡服,就都跟着同意了。就这样,胡服就在赵国上下推行开来。

实行胡服后,赵国建立起一支以骑兵为主体的军队,胡服的便利在战斗中立刻显现出了威力。赵国打败了宿敌中山国,夺取了林胡、楼烦之地,国土向北方拓展了上千里,军事力量日益强大,在云中、雁门、代郡设置行政区,管辖范围达到今河套地区。

显示全部内容
返回专题:中华上下五千年
返回栏目:东周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