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送从兄入京_李咸用

柳转春心梅艳香,相看江上恨何长。多情流水引归思,
无赖严风促别觞。大抵男儿须振奋,近来时事懒思量。
云帆高挂一挥手,目送烟霄雁断行。

AI注解:

###逐句翻译

柳树萌动了春天的心思,梅花艳丽又飘香。在江上相互看着,心中的愁恨是多么悠长。多情的流水引发了归家的思绪,讨厌的寒风催促着离别时的酒杯。大概男儿应该振奋起来,最近的时事懒得去思量。高高挂起如云的船帆,一挥手,目送着那在烟霄中排成行的大雁渐渐消失。

###词句鉴赏

-**“柳转春心梅艳香”**:“转”字用得妙,把柳树赋予了人的情感,好像柳树有了春天的心思,很生动。“艳香”简洁地描绘出梅花又美又香的特点。

-**“多情流水引归思”**:“多情”把流水拟人化,说流水好像有感情一样,引发人的归思,让无情的流水变得有情,很有感染力。

-**“无赖严风促别觞”**:“无赖”把严风说成是讨厌的,很形象,“促”字体现出寒风催促着离别喝酒,突出了离别的急迫和无奈。

AI诗词背景分析:

诗的第一句“柳转春心梅艳香”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和梅花都带有生机和香气,可能暗示着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第二句“相看江上恨何长”则出现了“恨”字,表达了一种深切的遗憾或离别之情。接下来的两句“多情流水引归思,无赖严风促别觞”中,流水和严风分别象征着情感和困难,可能暗示作者在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后几句“大抵男儿须振奋,近来时事懒思量”表现出一种振作自强的态度,但又提到对时事的冷漠,这可能反映出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或个人经历。最后两句“云帆高挂一挥手,目送烟霄雁断行”描绘了高挂云帆、挥手别离的场景,以及目送雁群飞走的画面,可能象征着作者对未来的希望或对离别的无奈。

接下来,我需要分析作者的可能背景。诗中提到“时事”和“振奋”,可能暗示作者生活在动荡或变革的时代,比如战乱或社会动荡。同时,作者在诗中表现出对离别的感慨,可能有个人离别的情境,比如远行或失去亲人。此外,诗中提到的“云帆”和“雁”常用于表达远行和思乡之情,可能作者有远行的经历,或者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还需要考虑作者的身份,比如是否是文人、官员,或者有其他职业背景。诗中提到“男儿须振奋”,可能作者希望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可能与他的教育背景或职业理想有关。同时,诗中的意象比较丰富,可能作者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擅长运用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

可能的时代背景方面,如果这首诗是在某个历史时期创作的,比如唐朝、宋朝,或者更近的时期,需要结合当时的事件来分析。比如,如果是在战乱时期,可能作者有家国情怀;如果是在社会变革期,可能反映对时局的忧虑。

最后,要确保不使用生僻字或复杂词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描述作者的背景。需要综合以上分析,给出一个合理的创作背景,包括可能的个人经历、时代环境、作者身份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却暗含离别之情。从"柳转春心"到"梅艳香",作者似乎在借自然之景寄托情感。"相看江上恨何长"透露出对某段关系的不舍,而"多情流水引归思"则暗示作者可能在异乡漂泊。"无赖严风促别觞"中的"严风"可能指现实压力或政治环境,让作者不得不离开。"大抵男儿须振奋"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但"近来时事懒思量"又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云帆高挂一挥手"展现决然姿态,"目送烟霄雁断行"则暗示作者内心仍有牵挂。整体来看,作者可能是一位身处逆境却保持气节的文人,或许在仕途受挫后选择隐退,或是在战乱中被迫离乡,借诗抒发对故土的思念与对时局的感慨

显示全部内容
下一篇:最后一页

柳转春心梅艳香,相看江上恨何长。多情流水引归思,无赖严风促别觞。大抵男儿须振奋,近来时事懒思量。云帆...

下载文档
已下载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