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和新及第悼亡诗二首_鱼玄机

仙籍人间不久留,片时已过十经秋。鸳鸯帐下香犹暖,
鹦鹉笼中语未休。朝露缀花如脸恨,晚风欹柳似眉愁。
彩云一去无消息,潘岳多情欲白头。
一枝月桂和烟秀,万树江桃带雨红。
且醉尊前休怅望,古来悲乐与今同。

AI注解:

###翻译

神仙的身份在人间不会停留太久,一转眼已经过了十个春秋。鸳鸯帐下的香气还温暖着,鹦鹉笼中的话语还没停歇。早上的露水点缀着花朵,就像脸上带着恨意,晚风吹斜了柳树,好似眉毛含着忧愁。彩云一去就没有了消息,潘岳那么多情都快要愁白了头。一枝月桂在烟雾中秀丽地生长,万棵江桃在雨中带着红色。暂且在酒杯前喝醉,不要惆怅远望,从古到今悲伤和快乐都是一样的。

###词句鉴赏

-**“朝露缀花如脸恨,晚风欹柳似眉愁”**:

-表达技巧: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朝露缀花比作脸上含恨,晚风使柳倾斜比作眉毛含愁。就好像我们说“她的笑容像花儿一样”,很形象地把花和人的表情联系起来,柳和人的神态联系起来。

-情感传达与动人之处: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哀怨、忧愁的氛围。让读者能很直观地感受到那种悲伤的情绪,仿佛看到了带着愁绪的画面,很有画面感和感染力。

-**“彩云一去无消息”**:

-表达技巧:以“彩云”象征美好的事物或人(这里可能象征离去的爱人等),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情感传达与动人之处:简洁地写出了一种失落、期盼又没有回应的情感。彩云那么美好却一去不回,让人感受到那种深深的无奈和惆怅,很能引起共鸣。

-**“且醉尊前休怅望,古来悲乐与今同”**:

-表达技巧:是一种劝诫的语气。

-情感传达与动人之处:有一种豁达又带着无奈的情感。劝自己暂且喝醉不要惆怅,又点明从古至今悲乐都一样,有对人生的一种感慨,让读者觉得这种情感很真实,好像在生活中也会有这样劝自己的时候,很贴近生活。

AI诗词背景分析:

第一句“仙籍人间不久留”可能暗示作者有超凡脱俗的志向,或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仙籍通常指仙人名册,人间不久留可能意味着作者希望脱离尘世,或者对现实的不满。接下来“片时已过十经秋”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逝,可能表达对时光飞逝的无奈,或者对某些事情未能长久的遗憾。

第三句“鸳鸯帐下香犹暖”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场景,可能是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或者对爱情的怀念。第四句“鹦鹉笼中语未休”则可能象征着被束缚的自由,或者对过去生活的留恋,鹦鹉的叫声持续不断,暗示时间的推移。

第五句“朝露缀花如脸恨”和第六句“晚风欹柳似眉愁”运用自然景象来表达情感,朝露和晚风分别代表早晨和傍晚,缀花和欹柳可能是在描绘季节的变化,同时将露珠比作脸上的恨意,柳枝比作眉间的愁绪,表现出深深的哀愁。

第七句“彩云一去无消息”可能用彩云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一去无消息则暗示失去,可能与离别或失去爱人有关。第八句“潘岳多情欲白头”引用潘岳的典故,潘岳是西晋文学家,以多情著称,这里可能表达作者因思念而衰老,或者对爱情的执着。

接下来的两句“一枝月桂和烟秀,万树江桃带雨红”描绘了自然美景,月桂和江桃可能象征高洁和绚烂,但和烟秀、带雨红则带有一种朦胧和凄美,可能是在对比现实的哀愁与自然的美景,表达内心的矛盾。

最后两句“且醉尊前休怅望,古来悲乐与今同”可能是在劝慰自己或他人,不要过于悲伤,因为古往今来悲喜都是相通的,可能表达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或者希望暂时忘却烦恼,享受当下的情感。

综合来看,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作者经历离别或失去亲人、朋友之后,或者处于人生低谷时,通过自然景象和典故表达内心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作者可能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善于用自然意象来寄托情感,同时可能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悲乐无常、时光易逝等。

需要确认是否有明确的典故或历史背景,比如潘岳的典故是否与特定事件相关,或者月桂、江桃是否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此外,诗中提到的“仙籍”可能暗示作者有追求超脱或道家思想的倾向,或者对现实的不满。整体结构可能是在描绘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凄凉对比,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可能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在某个特定的季节或节日,如中秋、清明,或者在某个特定的场景,如离别时、独处时,创作了这首诗。也有可能是在经历个人挫折后,通过诗文抒发情感,同时表达对未来的豁达态度,即“古来悲乐与今同”,认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悲喜都是相通的,所以要暂时放下,享受当下。

需要进一步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是否连贯,是否有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个人经历作为背景。例如,彩云一去可能指某个重要的人或事的离开,潘岳多情可能与作者自身的经历有关,如多次离别或失去所爱。同时,诗中提到的“月桂”和“江桃”可能象征高洁和绚烂,但和烟秀、带雨红则可能暗示这些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

综合这些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在经历离别或失去之后,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引用典故,表达内心的哀愁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同时希望读者能理解这种情感,不必过于悲伤,因为悲喜是相通的。

这首诗描绘了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哀愁。通过自然意象与典故,我们可以推测作者可能经历了以下创作背景:

1.**对人生短暂的感悟**

诗首句"仙籍人间不久留"暗示作者对生命易逝的思考。可能身处仕途或经历变故,意识到荣华富贵如仙籍般难以久留,或对道家思想有所共鸣,渴望超脱尘世。"片时已过十经秋"更强化了时间飞逝的紧迫感,或许是在某个秋日黄昏,目睹落叶飘零,联想到人生际遇的无常。

2.**离别与思念之情**

"鸳鸯帐下香犹暖"与"鹦鹉笼中语未休"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描绘夫妻恩爱的温馨场景,后者则暗喻被束缚的孤独。这种反差可能源于作者亲身经历离别,或目睹他人离散,内心充满对往昔亲密关系的怀念。"潘岳多情欲白头"引用西晋潘岳因思妇而早生华发的典故,表明作者可能因深切思念而愁绪满怀。

3.**自然意象的借景抒情**

"朝露缀花如脸恨"与"晚风欹柳似眉愁"将自然景象拟人化,朝露如泪珠,晚风似愁眉,暗示作者在特定时节(如春末夏初)观察到万物荣枯,联想到自身命运的起伏。"彩云一去无消息"可能对应作者目睹云霞消散,暗喻美好事物或理想瞬间消逝的失落。

4.**豁达的哲理思考**

末句"古来悲乐与今同"展现作者在哀愁中寻求慰藉。或许是在经历人生低谷后,通过回顾历史人物(如潘岳)的相似遭遇,领悟到悲欢离合是永恒主题,从而以"且醉尊前"劝慰自己,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心态。

综上,作者可能身处仕途变迁或情爱离散的境遇,借秋日景象与典故抒发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在哀愁中蕴含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诗中既有对往昔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释然,呈现出古典诗词含蓄与哲思。

显示全部内容
下一篇:最后一页

仙籍人间不久留,片时已过十经秋。鸳鸯帐下香犹暖,鹦鹉笼中语未休。朝露缀花如脸恨,晚风欹柳似眉愁。彩云...

下载文档
已下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