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_韩愈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译文

十月的时候冷锋极盛大,北风的吹拂完全没停休。

在这苍茫的洞庭湖岸边,你我相傍分别系着小舟。

此时雾雨晦暗争着落下,湖面波涛怒击如同对投。

小舟四周的鸡犬难鸣吠,你我船上的粮绝无处谋。

想要移步也不能成功啊,险像好似被阻碍着山丘。

现在清谈虽可驱散饿感,平生梦想却是来之无由。

左右的男女们都在喧哗,有的还因饥饿哭声啾啾。

想到如非那北归的吸引,怎会羁留此地忍受忧愁。

但看着天上云外的白日,射出的寒光却自在悠悠。

若此刻暂能停雨见晴天,这就已是我无上的祈求。

注释

⑴樊汝霖云:“永贞元年自阳山徙掾江陵,十月过洞庭湖作。或云赴阳山时作。公《江陵途中》诗,叙初赴阳山云‘春风洞庭浪’,而此诗则首云‘十月阴气盛’,可知其非矣。”王元启云:“此诗卒章明云‘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则其为徙掾江陵时作,非南迁时作可知。”洪兴祖《韩子年谱》:“即祭文云‘避风太湖,七日鹿角’者。”钱仲联云:“《水经注》:‘湘水左迳鹿角山东。’公盖阻风于洞庭湖南岸也。”张十一署,即张署,河间人。贞元中监察御史,谪临武令,历刑部郎,虔、澧二州刺史,终河南令。诗一首。

⑵顾嗣立云:“杜子美诗:‘烈风无时休。’”

⑶韩醇云:“《汉书·邹阳传》:‘浮云出流,雾雨咸集。’《楚辞》:‘雾雨淫淫。’”

⑷朱熹云:“‘断’,方从杭、蜀本作‘绝’。今按:此句既有‘绝’字,则下一句不应便复出。方为杭、蜀所误。此比多矣,今但刊正,不能悉论,而论其最著者一二,以晓观者。”

⑸蒋抱玄云:“《论语》:‘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⑹李详《证选》:“应璩《与曹长思书》:‘有似周党之过闵子,樵苏不爨,清谈而已。’”

⑺朱彝尊云:“偶然境道来亦醒眼,兴趣乃在近而不得相就上。”张鸿云:“造意可爱。”

⑻祝充云:“啾啾,小儿声也。”

⑼“用”,或作“由”。方成珪《笺正》:“此诗第二字仄平平仄,循环相间,井然不乱,当作‘用’为协。况第六韵即是‘由’字,不应复出也。”

⑽蒋抱玄云:“《南史·宋文帝纪》:‘风转而西南,景色开霁。’”

⑾“无”,或作“何”。张鸿云:“寄托悱恻。”蒋抱玄曰:“写得不即不离,自具神妙。”

AI注解:

第一段:“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十月天气阴冷,北风不停,洞庭湖边,和你一起乘船。这里可能是在描述恶劣天气和旅途的开始。

第二段:“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雾雨和黑暗争着释放,波涛愤怒地撞击,连鸡犬的声音都听不见,粮食断绝,谁来想办法?这里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和困境。

第三段:“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相距不远却难以行走,危险像山丘一样。清谈能让人饱足,但梦想却无法实现。可能表达内心的无奈。

第四段:“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男女在左右喧闹,饥饿的啼哭声不断。如果不是怀有北归的念头,何必忍受思乡的愁绪?这里可能有对现状的不满和思乡之情。

第五段:“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云外有白日,寒光缓缓。如果能暂时放晴,过此便无求。表达对天气转好的希望,以及满足于现状的心情。

翻译时要注意押韵和节奏,保持古诗的韵味。鉴赏部分需要分析意象、情感和结构。比如,自然景象的描写衬托困境,情感从无奈到希望的变化。可能还要注意用词如“阴气”、“雾雨”等营造的氛围,以及最后的豁达态度。

用户可能希望得到准确的翻译和深入的赏析,用于学习或教学。需要确保没有多余的信息,只提供文本。检查是否有错别字,确保每段对应正确。最后,整合翻译和鉴赏,保持简洁,符合用户的要求。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译文:

十月寒气浓重,北风连绵不绝。在苍茫的洞庭湖岸,与你共乘一叶扁舟。雾雨晦暗争着倾泻,波涛怒吼互相撞击。犬吠鸡鸣声断绝四野,粮食断绝,谁来谋划?彼此相隔不过几步,险境如山丘般阻碍。清谈能使人饱足,但梦想却难以实现。男女喧闹于左右,饥饿的啼哭声不断。若非怀有北归的志向,何必忍受羁旅的愁绪?云外有白日,寒光缓缓流淌。若能暂时放晴,此后便无他求。

鉴赏:

此诗以洞庭湖畔的恶劣天气为背景,通过“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等意象,渲染出旅途的艰险与困境。诗中“粮绝谁与谋”“饥啼但啾啾”直指生存危机,而“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则暗含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尾联“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以自然景象寄托希望,最终以“过是吾无求”收束,展现诗人豁达超脱的情怀,将困顿中的坚守与对未来的淡然融为一体,情感跌宕而余韵悠长。

AI诗词背景分析:

用户现在需要根据提供的诗词内容想象创作背景。首先看诗词里提到十月、北风、洞庭岸、双舟、雾雨、波涛等,应该是作者和友人在洞庭湖边遭遇恶劣天气,被困舟中,缺粮,环境艰难的场景。那整理下来就是:诗人与友人在十月的洞庭湖上,遭遇北风呼啸、雾雨波涛的恶劣天气,船只被困,粮绝,周围环境艰难,饥寒交迫,期盼云开见日。

十月时分阴气旺盛,北风不停肆虐。在苍茫的洞庭岸边,诗人与友人一同停泊着两艘船。雾雨昏暗交加倾泻,波涛汹涌怒相撞击。四周犬鸡的声响断绝,粮食断绝不知与谁谋划。彼此相隔近得不容一步,却险得如同隔着山丘。清谈虽可暂饱,但梦想相见却无法实现。左右男女喧闹,饥饿啼哭声声啾啾。若不是怀着北归的心愿,又怎会承受这般羁旅愁绪。云有白日,寒光悠悠。只望能暂时云开雾霁,除此之外别无所求。

显示全部内容
下一篇:最后一页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相去...

下载文档
已下载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