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和苏员外寓直_乔知之

自昔重为郎,伊人练国章。三旬登建礼,五夜直明光。
墨草尚书奏,衣飘侍御香。开轩竹气静,拂簟蕙风凉。
晓漏离阊阖,鸣钟出未央。从来宿台上,天子贵文强。

AI注解:

###诗词内容

自昔重为郎,伊人练国章。三旬登建礼,五夜直明光。

墨草尚书奏,衣飘侍御香。开轩竹气静,拂簟蕙风凉。

晓漏离阊阖,鸣钟出未央。从来宿台上,天子贵文强。

###译文

往昔就重视郎官之职,此人熟习国家典章。三十天登上建礼之位,五夜在明光殿当值。

草拟尚书的奏章,衣袂飘着侍御的芳香。打开轩窗竹气清幽宁静,拂动竹席蕙风凉爽。

晨漏响起离开阊阖门,钟声敲响走出未央宫。向来在台上值宿,天子看重文才强干。

###鉴赏

此诗描绘郎官的才德与职责。首联点明郎官受重及其人熟国章。颔联写其升迁与当值。颈联从草拟奏章、衣香及环境氛围展现其工作与环境之雅。尾联强调其值宿及天子对文才的重视。全诗通过多方面描写,展现郎官形象与宫廷场景,有一定的历史与文学价值。

AI诗词背景分析:

诗中的“自昔重为郎”可能指的是古代官员的职位,比如郎官,这通常是在朝廷中担任的官职,可能和汉朝有关,因为“郎”在汉代是常见的官名。接下来“伊人练国章”里的“练国章”可能是指研习国家典章制度,这可能和朝廷的政务有关。

第三句“三旬登建礼”中的“建礼”可能是指建礼门,这是汉代未央宫的门之一,所以可能和宫廷场景相关。“五夜直明光”里的“明光”应该也是指明光殿,同样是未央宫的一部分,这里可能提到值夜班或者在宫殿中值班的情况。

“墨草尚书奏”中的“墨草”可能是指起草文书,尚书可能是尚书省的官员,负责起草奏章。“衣飘侍御香”中的“侍御”可能指侍御史,或者侍从皇帝的官员,这里可能有宫廷的香气和服饰的描写。

接下来的“开轩竹气静,拂簟蕙风凉”描绘了开窗、竹林的清新气息,以及竹席上的蕙风带来凉意,这可能是在描述宫廷中的生活场景,或者某个官员在官邸的闲适状态。“晓漏离阊阖,鸣钟出未央”中的“晓漏”是报晓的漏刻,“阊阖”是天宫的门,可能指天子的宫殿。“鸣钟”可能指钟声响起,可能与早朝有关。

最后一句“从来宿台上,天子贵文强”中的“宿台”可能指值班或守夜的地方,“天子贵文强”说明皇帝重视文才和文治。综合来看,这首诗可能与汉代宫廷有关,特别是未央宫,涉及官员在朝廷中的职责和生活,以及皇帝对文才的重视。

需要确认的是,这些关键词是否都指向汉代,或者是否有其他朝代的可能。比如“未央宫”是汉代的著名宫殿,所以应该是在汉代。另外,郎官、尚书省、侍御史这些官职在汉代确实存在,所以背景可能设定在汉代的宫廷中,描述一位官员在朝廷中的工作和生活,以及皇帝对文才的重视。可能涉及早朝、值班、起草奏章等场景,还有宫廷的环境描写,如竹林、蕙风、香等。需要确保不添加任何解释,只列出这些背景元素。

汉代宫廷中,一位官员在未央宫值夜班,负责起草奏章,参与朝政。诗中提及建礼门、明光殿、未央宫等建筑,描绘了清晨报晓、钟声响起的场景,以及竹林、蕙风等自然意象,暗示宫廷中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显示全部内容
上一篇:叙吟_朱庆馀
下一篇:最后一页

自昔重为郎,伊人练国章。三旬登建礼,五夜直明光。墨草尚书奏,衣飘侍御香。开轩竹气静,拂簟蕙风凉。晓漏...

下载文档
已下载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