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无题二首_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转蓬一作:断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译文

昨夜的星空与昨夜的春风,在那画楼之西侧桂堂之东。

身虽无彩凤双翅飞到一处,心却有灵犀一点息息相通。

隔着座位送钩春酒多温暖,分开小组射覆蜡灯分外红。

叹我听更鼓要去官署应卯,骑马去兰台心中像转飞蓬。

当年常听到人们谈论萼绿华,但总觉得她在那遥远的天涯。

可到像萧史那样参加盛宴后,没想到竟然可以偷窥宫内花。

注释

画楼:指彩绘华丽的高楼。一作“画堂”。桂堂:形容厅堂的华美。

灵犀:犀角中心的髓质像一条白线贯通上下,借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和暗通。

“隔座”二句:送钩、射覆,均为古代酒席间游戏。分曹:分组。

嗟:叹词。余:我。鼓:报更的鼓。唐制,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响天明,即须上班。

兰台:汉代藏图书秘籍的宫观,这里借指诗人供职的秘书省。类:类似。转:一作“断”。

阊门:阊阖,传说中之天门。萼绿华:传说中之女仙名。

抵:至,到。相望:期盼伊。相,偏指一方,即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望,盼望,期待。

秦楼客:用《列仙传》萧史事。

看:一作“著”。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1364页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91页

3、李商隐 著 周振甫 注.李商隐诗选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149-151

4、李商隐 著 黄世中 选注.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6:59-61

5、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67页

画楼:指彩绘华丽的高楼。一作“画堂”。桂堂:形容厅堂的华美。

灵犀:犀角中心的髓质像一条白线贯通上下,借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和暗通。

“隔座”二句:送钩、射覆,均为古代酒席间游戏。分曹:分组。

嗟:叹词。余:我。鼓:报更的鼓。唐制,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响天明,即须上班。兰台:汉代藏图书秘籍的宫观,这里借指诗人供职的秘书省。类:类似。转:一作“断”。

阊门:阊阖,传说中之天门。萼绿华:传说中之女仙名。抵:至,到。相望:期盼伊。相,偏指一方,即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望,盼望,期待。

秦楼客:用《列仙传》萧史事。看:一作“著”。

AI诗词背景分析:

我现在需要处理用户的请求,首先看原始文章是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和后面的两句。首先,用户要求根据诗词内容找或想象创作背景,仅返回背景文本,不要解释。首先,原诗前六句写昨夜在画楼桂堂的宴会上,和意中人相遇,有送钩射覆的游戏,春酒暖,蜡灯红,然后清晨听鼓去上班,像转蓬一样。后面两句说以前可望不可即的女子,现在居然能亲近。所以背景应该是:诗人参加一场贵族宴饮,与心仪的女子相遇,宴会上有送钩射覆的嬉戏,氛围温馨热烈,次日清晨却要匆匆赶赴官署,联想到往昔对那女子的遥不可及,如今竟有了亲近的机缘。需要整合这些点,符合要求,不要额外信息。现在组织语言:诗人昨夜于画楼西畔桂堂东的宴会上,与心仪女子相逢,座间众人隔座送钩、分曹射覆,春酒暖人,蜡灯映红,晨起却听鼓应官,走马兰台如转蓬飘转;想起昔日闻知那如萼绿华般的女子在阊门,曾相望如天涯之远,岂料如今竟像秦楼客般,得以偷看吴王苑内之花。检查是否符合要求,仅背景,没有解释,覆盖诗词内容。

诗人昨夜于画楼西畔桂堂东的宴会上与心仪女子相逢,座间众人隔座送钩、分曹射覆,春酒暖人,蜡灯映红,晨起听鼓应官,走马兰台转蓬飘转;想起昔日闻知阊门那如萼绿华般的女子,曾相望如天涯之远,岂料如今竟秦楼客般得以偷看吴王苑内之花。

显示全部内容
下一篇:最后一页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

下载文档
已下载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