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花飞卉谢,叶茂枝繁,朋友出了京城,暮云中的楼阁又映衬着帝京的繁华,古今之情都在其中。
远行之人切莫听这宫前的流水,流尽年华时光的正是此种声音。
浐水:亦称为产水,发源于蓝田县西南的秦岭,号为关中八川之一,西北流入灞水,二水汇合后流经当时的大明宫前,再北流入渭水。
绿暗红稀:绿叶茂密,红花减少,是暮春初夏的自然景象。
凤城:指京城长安。西汉时长安所建的凤阙,阙楼高二十丈(一说十七丈五尺),是西汉长安城最高的建筑,长安因此又称凤城。
古今情:思今怀古之情。
行人:指诗人送别的远行之人。
宫前水:即指浐水。
参考资料:
1、韩兆琦编著 .唐诗选注集评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536-537 .
2、杨旭辉主编;苏州大学《唐诗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 .唐诗鉴赏大辞典:彩色版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1115-1117 .
绿暗红稀:绿叶茂密,红花减少,是暮春初夏的自然景象。凤城:指京城长安。西汉时长安所建的凤阙,阙楼高二十丈(一说十七丈五尺),是西汉长安城最高的建筑,长安因此又称凤城。古今情:思今怀古之情。
行人:指诗人送别的远行之人。宫前水:即指浐水。
我现在需要处理用户的请求,首先看原始诗词是韩琮的《暮春浐水送别》。首先,用户要求根据诗词内容查找或想象创作背景,而且仅返回背景文本,不要解释。首先,原诗的意象:绿暗红稀(暮春)、凤城(长安)、暮云楼阁、宫前水(浐水?)、行人送别。然后背景需要结合这些元素:暮春时节,诗人在长安城外浐水旁送别友人,眼前是花落叶绿的暮春景象,远处长安楼阁笼罩在暮云中,想到古今兴亡离别之情,听到宫前流水声,感慨时光流逝。现在需要整合成背景文本,注意不要解释,只要背景内容。比如:暮春时节,诗人送友人离开长安,二人行至城外浐水边,见草木由绿转暗、红花稀疏,远处长安的楼阁在暮云中若隐若现,耳边传来宫前流水的声响,想起古今以来的离别与兴亡之事,有感而发。需要检查是否符合要求:仅背景,无解释。再调整得更流畅:暮春时分,诗人于长安城外浐水之滨送别友人,眼见绿暗红稀的暮春景象,远处长安楼阁笼罩在暮云之下,耳听宫前流水潺潺,念及古今离别与时光流逝之叹。或者更准确:暮春时节,诗人送友人出长安,行至城外,见草木绿盛红稀,长安的楼阁在暮云中隐约可见,宫前流水潺潺作响,触景生情,联想到古今兴亡与时光流转。最后确定符合要求的背景文本:暮春时节,诗人在长安城外送别友人,见绿暗红稀的暮春景象,远处长安楼阁笼罩在暮云之下,耳边传来宫前流水的声音,有感于古今离别与时光流逝。
暮春时节,诗人送友人离开长安,行至城外浐水旁,见草木绿盛红稀,远处长安楼阁隐在暮云里,宫前流水潺潺作响,触到古今离别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