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元日_李世民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译文

高高的轩台辉映着春色,深邃的楼阁沐浴着朝阳。

红色的宫墙内飞舞着彩色的饰旗,翠玉珠帘映曜着宫女们的玉佩。

我效仿古代的明君们,恭谨而节制地治理着国家,终于使八方安定、四海升平了。

(现在)丹陛下排列着森森戟戈,长廊里回荡着丝竹乐声。

壮美的和煦之风浩荡在华夏大地上,康盛的帝王之道运途正昌。

(我)将继承周文王的事业,遵循他的先例、并借鉴古代帝王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来治理国家。

春天来临了,小草又像以前一样沐浴在春风里,梅花也像往年一样绽蕊怒放。

我想渡过巨大的河流到达彼岸,但最终还要靠舟船才能渡过去(意思就是靠民众的支持和大臣们的帮助才能治理好国家)。

注释

恭己:语出《论语》,恭谨而律己,是形容君王治理天下的词句。

垂衣:语出《易·系辞》,原意指天下太平,李世民在这里形容自己效法皇帝、尧舜无为而治。

穆:壮美。

康:康盛。

邃:深远。

幌:用于遮挡或障隔的幔子。曜:照耀。明珰:珠玉。

恭己:语出《论语》,恭谨而律己,是形容君王治理天下的词句。垂衣:语出《易·系辞》,原意指天下太平,李世民在这里形容自己效法皇帝、尧舜无为而治。驭:统率。

戟:指我国独有的古代兵器。

穆:壮美。康:康盛。

AI诗词背景分析:

用户现在需要根据给定的诗词内容,查找或想象创作背景,而且要求只返回背景文本,不要解释。首先看诗词内容,里面有“高轩”“邃阁”“彤庭”“丹陛”这些宫廷建筑,还有“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是说帝王治理天下,“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是遵循前代制度,“巨川思欲济”是想治理好国家。所以背景应该是帝王在春日宫廷中,周围有春色和宫廷景象,考虑继承前代、治理天下的场景。需要整合成连贯的背景文本,比如:春日里,帝王身处装饰华丽的宫廷之中,周围高轩、邃阁沐浴着明媚春光,彤庭飘着彩旆,翠幌映着明珰,丹陛列着霜戟,长廊传来丝竹声。此时帝王正想着以恭谨之态治理天下,遵循前代的轨范,借鉴前王的经验,想要渡过国家治理的巨川,寻求合适的方法。等等,不过要更符合要求,直接按内容提炼背景:春日宫廷中,高轩、邃阁染着春色与朝光,彤庭飞着彩旆,翠幌耀着明珰,丹陛列着霜戟,长廊飘着丝竹韵。帝王恭谨临治天下,遵循后轨、借鉴前王,见草秀梅艳如昔,念及欲济巨川需寄望舟航。不对,要更自然的背景描述,比如:春日的宫廷里,高轩暖融着春色,邃阁映着朝光,彤庭飞动彩旆,翠幌闪耀明珰,霜戟排列在丹陛,丝竹声在长廊飘荡。帝王正以恭己之态君临四方,垂衣治理天下,感慨熏风和穆、帝道昌明,想着继承文德遵循旧轨,依照古训借鉴前王。见草儿秀出当年春色,梅花艳如昔年妆容,又念及要渡过巨川,终究需依靠舟航之助。这样应该符合,现在整理成流畅的背景文本:春日宫廷中,高轩暖融春色,邃阁映着朝光,彤庭飞动彩旆,翠幌闪耀明珰,霜戟列于丹陛,丝竹声绕长廊。帝王恭己临治四极,垂衣驭理八荒,感熏风和穆、帝道昌明,欲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见草秀如旧春色,梅艳似昔年妆,又思及欲济巨川,终需寄望舟航。

春日宫廷里,高轩暖着春色,邃阁映着朝光,彤庭飞动彩旆,翠幌闪耀明珰,霜戟排列在丹陛,丝竹声飘满长廊。帝王以恭谨之态君临天下,垂衣治理八方,感慨熏风和穆、帝道昌明,想着继承文德遵循旧轨、依照古训借鉴前王。见草儿秀出当年的春色,梅花艳如昔年的妆容,又念及要渡过治理国家的巨川,终究需要依靠舟航的帮助

显示全部内容
下一篇:最后一页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穆矣...

下载文档
已下载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