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花絮:指桃柳。
用户让我根据给定的诗词内容找或者想象创作背景,首先得先理解诗词的内容。原诗是杜甫的《春远》吧?前四句写晚春的景象,花絮飘落,红素轻盈,白天变长只有鸟雀,春深了只有柴门。后四句写关中的战乱,剑外也不清平,故乡回不去,因为那里成了亚夫营(指军营)。那背景应该是安史之乱时期,杜甫在蜀地(剑外),牵挂关中的战乱,故乡被军营占据,无法回去,晚春的萧条景象触发了他的思乡和忧国之情。现在要按照要求,只返回背景文本,不解释。需要整合这些点:安史之乱中,杜甫流寓蜀地,时当晚春,关中战乱未息,故乡被军营占据,不得归,因见春景萧条而怀乡忧国。检查一下,要符合要求,没有额外信息,直接背景内容。
安史之乱期间,杜甫流寓蜀地,晚春时节见花絮飘落、红素轻盈,日长唯有鸟雀往来,春深只剩柴门独处,念及关中战乱未平,剑外亦不宁静,故乡被军营占据无法归去,心怀忧国思乡之情。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