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 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参考资料:
1、陈国林.高中生必背古诗文:龙门书局出版社,2012年8月:79—80
2、周汝昌.唐宋词鉴赏辞典(第一版《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4月:第40-41页
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用户现在需要根据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创作背景,首先回忆原词的风格是花间词,写闺中女子的生活。背景应该是晚唐时期,一个贵族女子春日晨起,慵懒梳妆的日常,可能是在深闺中,环境奢华但内心寂寞,从词里的“小山重叠”(屏风)、“金明灭”(阳光照金属装饰)、“鬓云”“香腮雪”写容貌,“懒起”“梳洗迟”写慵懒,“照花前后镜”“双双金鹧鸪”对比她的孤独。需要整合这些元素,按要求只返回背景文本,不解释。现在组织语言:晚唐时期,贵族深闺中的女子春日晨起,面对雕有小山图案的重叠屏风,晨光透过其上的金色装饰时明时暗。她鬓发如云,肌肤似雪,却慵懒地不愿起身画蛾眉,梳妆打扮也迟迟拖延。随后她对着前后镜子照插好的花,花与面容相互映照。最后穿上新贴绣的罗襦,上面绣着双双对对的金鹧鸪。这样应该符合要求,只写背景内容,没有额外说明。
晚唐时期,贵族深闺中的女子春日晨起,面对雕有小山图案的重叠屏风,晨光透过其上的金色装饰时明时暗。她鬓发如云,肌肤似雪,却慵懒地不愿起身画蛾眉,梳妆打扮也迟迟拖延。随后她对着前后镜子照插好的花,花与面容相互映照。最后穿上新贴绣的罗襦,上面绣着双双对对的金鹧鸪。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