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源】
传说圣帝舜手下有个贤臣叫伯益,因助大禹治水有功,大禹继位后又协助大禹执掌国政,是我国上古时著名贤臣。据说,大禹临死时曾遗命伯益继位,伯益不愿,于是就跑到箕山躲了起来,大禹之子启乘机续位。到了周初,周武王分封诸侯时,伯益的后裔镇封为江侯(今河南省信阳)。春秋时,江国被楚国灭掉。江国灭亡后,江侯的子孙就以国为姓,就是江氏,奉伯益为江姓始祖。
【全国的分布】
江姓发源于今河南省正阳,早期主要是在河南发展繁衍。唐朝时,江姓已遍布北方地区;宋初,南方江姓人口发展壮大;明初,江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浙江、河南等地;明清之际,又有江姓移居到台湾及海外地区。如今,江姓分布以江苏、安徽、四川、广东、福建等省为主。
【姓氏名人】
江智渊:济阳考城人,南朝宋骁骑将军、尚书吏部郎。著有《江智渊诗选》、《江智渊传》。
江参:字贯道,江南人,南宋著名画家。擅长山水画,笔墨细润。存世作品有《千里江山图》、《图绘宝鉴》等。
江藩:字子屏,号郑堂,晚号节甫,甘泉人(今江苏扬州)。清朝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藏书家。著有《国朝汉学师承记》、《汉学师承记》、《隶经文》等。
【姓氏文化】
白鹭洲书院在江西古郡吉安市区东部,于赣江中双水夹流之处,有一座如中流砥石的绿洲,这就是著名的鹭洲,闻名遐迩的白鹭洲书院就建于白鹭洲上。
白鹭洲书院,又称鹭洲书院、白鹭书院,是在南宋淳祐元年,由当时任江西吉州(今吉安)宰相的江万里所创建的。其中设有文宣王庙、云章庙、道心堂、风月楼、斋舍等,并建有六君子祠,祀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朱熹。
书院初建时,江万里自任主讲,继有郭公度、欧阳守道等先后主讲席。文天祥、刘辰翁等曾就读于此。元代至元十九年,书院被洪水冲毁,吉安路总管刘珏重修。至正十二年,红巾起义军与元兵战于吉安,书院大部被烧毁。明嘉靖五年,吉安知府黄宗明重建书院。嘉靖二十一年,知府何其高迁府治于南关外仁寿山慈恩寺,改名“白鹭”。隆庆六年,巡抚任长,请定书院科举额,书院规模及其讲学活动得以重振。清初,被省城大吏立为江西四大书院之一。
康熙年后,许多著名学者如施闰章、毛奇龄、杨洪才等都曾会讲于此,一时称盛。清道光五年《庐陵县志》载有“白鹭书院图”。另有清同治间状元刘绎所撰《白鹭书院志》。今为白鹭洲中学。
【名人事迹】
江郎才尽
江淹原是我国南北朝时南朝的著名作家,他年轻的时候曾写过不少感人的诗赋。可是,等到年纪大了以后,江淹的文章却退步了。他的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夜里梦见一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抽出几尺绸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彩了。又有传说称,江淹有一次住在冶亭,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郭璞对江淹说:“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应该还给我了!”江淹听了,向怀中一摸,竟真的有一支五彩笔,也只好归还郭璞。
据说,经过这两个奇特的梦境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后人便以“江郎才尽”形容一个人的才思渐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