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送惟良上人归江南_卢纶

落日映危樯,归僧向岳阳。注瓶寒浪静,读律夜船香。

苦雾沈山影,阴霾发海光。群生一何负,多病礼医王。

AI注解:

###译文

落日的余晖映照在高高的船桅上,一位归僧正朝着岳阳的方向前行。僧人在寒冷平静的浪涛中往瓶里注水,夜晚在船中诵读戒律,船中弥漫着清幽的香气。浓重的雾气使山峦的影子变得模糊,阴霾中似乎透出了大海的微光。众生究竟背负了什么罪过啊,而多病的人只能礼拜医王祈求安康。

###鉴赏

这首诗意境清幽而又略带深沉的愁绪。首联“落日映危樯,归僧向岳阳”,描绘出一幅落日余晖下归僧乘船前往岳阳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危樯”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沧桑感。颔联“注瓶寒浪静,读律夜船香”,通过“注瓶”“读律”两个典型的僧人日常行为,展现出僧人生活的清苦与修行的虔诚,“寒浪静”和“夜船香”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进一步渲染了静谧的氛围。颈联“苦雾沈山影,阴霾发海光”,描写了苦雾笼罩山峦、阴霾中透出海光的景象,景色变得压抑而神秘,暗示了世间的苦难与迷茫。尾联“群生一何负,多病礼医王”,诗人发出感慨,对众生的苦难表示同情,“多病礼医王”则体现出在苦难面前人们的无奈与对解脱的渴望。整首诗以景衬情,通过对归僧行程和周围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众生苦难的悲悯和对解脱之道的思考。

AI诗词背景分析:

原始文章是两段诗句:

1.落日映危樯,归僧向岳阳。注瓶寒浪静,读律夜船香。

2.苦雾沈山影,阴霾发海光。群生一何负,多病礼医王。

这首诗似乎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标题可能是《登白马山》,但我不确定。指令说“查找或者想象”,所以我需要基于诗词内容来查找或想象背景。

步骤:

1.**理解诗词内容**:这首诗描述了落日、归僧、岳阳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孤寂、宁静但又带有一些忧郁的氛围。涉及僧侣、船只、山雾、海光等,暗示一个边远或隐逸的场景。

-“落日映危樯”:落日映照着危险的桅杆,可能指船只。

-“归僧向岳阳”:归来的僧人向岳阳方向去。

-“注瓶寒浪静,读律夜船香”:在瓶子中注入寒冷的浪水,平静;在夜晚的船上读律,香气弥漫。

-“苦雾沈山影,阴霾发海光”:苦雾沉沉,山影模糊;阴霾中海光显现。

-“群生一何负,多病礼医王”:众生多么辜负,多病之人礼敬医王(可能指佛教中的医王,象征慈悲)。

这整体上描绘了一个隐士或僧侣在边远地方的孤独生活,带有对世事的感慨。

2.**查找背景**:我需要基于内容查找或想象背景。既然指令说“查找或者想象”,我可以基于诗的内容推断背景。

-诗中提到“岳阳”,岳阳楼是著名的地点,在湖南。

-“归僧”可能指僧人归来,暗示一个寺庙或修行地。

-“夜船香”和“读律”可能指在船上或船上诵经。

-整体氛围是孤独、宁静,可能是在长江或洞庭湖附近。

实际上,这首诗是李益的《登白马山》,背景是作者登临白马山,回忆或感慨人生。

但我不能包含解释,所以如果我“查找”,我应该基于内容想象。

3.**仅返回背景文本**:背景文本应该描述场景、地点、时间等,但不要解释。

要求是“仅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所以输出应该只是一段描述背景的文本。

4.**不要包含任何解释**:所以,避免说“这首诗是李益写的”或类似的话。

基于内容想象背景:

-地点:可能在长江边或洞庭湖附近,岳阳楼是地标。

-时间:傍晚或夜晚,从落日到夜船。

-情景:一个僧人或隐士在船上或岸边,阅读佛经,面对自然景色,感慨人生。

背景文本应该简洁,描述一个场景。

5.**结构输出**:只需返回文本内容,所以可能是几句话描述背景。

例如:一位僧人在落日余晖中归去,停靠在岳阳附近的船上,夜读佛经,感受苦雾笼罩的山影和阴霾中的海光,感叹世事艰难。

但要确保不包含解释。

想象背景:

-场景:黄昏时分,长江边,一艘船停靠,僧人归来,准备读经。

-氛围:孤寂、宁静、忧郁。

背景文本:"在长江畔的岳阳楼附近,一位归来的僧人在傍晚时分登上船只,夜晚在船上阅读佛经,周围是苦雾笼罩的山影和阴霾中闪烁的海光,他感慨众生的苦难。"

但要避免直接引用诗中的词句。

指令说“查找或者想象”,所以我可以基于常识想象。

既然诗是李益的,我可以假设背景是唐代诗人登临名胜,抒发感慨。

但输出必须是背景文本。

最终输出:一段描述背景的文本。

一位僧人在落日余晖中归去,停靠在岳阳附近的江畔,夜船中静读佛律,闻到香气,周围苦雾笼罩山影,阴霾间海光隐约,他面对孤独景色,感慨众生多病而礼敬医王。

显示全部内容
下一篇:最后一页

落日映危樯,归僧向岳阳。注瓶寒浪静,读律夜船香。苦雾沈山影,阴霾发海光。群生一何负,多病礼医王。

下载文档
已下载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