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爷当殿坐,子向前头立。父子同宅住,小魔不敢入。
时开无尽藏,贫者相供给。得之永不穷,免得生忧悒。
###逐句翻译
-“阿爷当殿坐,子向前头立”:父亲在殿堂上坐着,儿子在前面站着。
-“父子同宅住,小魔不敢入”:父亲和儿子住在同一个宅院里,那些小魔怪就不敢进来。
-“时开无尽藏,贫者相供给”:时常打开那好像有无尽宝藏的(东西),供给那些贫穷的人。
-“得之永不穷,免得生忧悒”:得到了(这些帮助)就永远不会穷困,也免得生出忧愁和烦恼。
###词句鉴赏
-**“父子同宅住,小魔不敢入”**:这里把“小魔”拟人化,赋予它们“不敢入”的人类行为。就好像生活中一些不好的东西(比如困难、危险等),因为父子在一起(一种团结、有依靠的状态)就不敢靠近。这种表达很生动地传达出一种家庭团结带来的安全感和力量感,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守护的力量。
-**“时开无尽藏”**:“无尽藏”这个词很精妙。它给人一种有很多东西可以给予的感觉,就像一个永远也取不完宝贝的仓库。诗人用这个词来形容给予贫穷者帮助的行为,突出了给予者的慷慨和所给予之物的丰富,也表达了对这种善举的赞美。
-**“得之永不穷,免得生忧悒”**:简单直白地说出了得到帮助后的结果,没有复杂的修辞,但很真实地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摆脱困境的渴望。让读者很容易产生共鸣,因为谁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没有忧愁、富足快乐。
第二段:“时开无尽藏,贫者相供给。得之永不穷,免得生忧悒。”这里提到“无尽藏”,可能指某种宝库或资源,贫者从中得到供给,永不穷困,免去忧愁。这可能涉及宗教或慈善机构,比如佛教的施舍,或者某种神秘的资源。
接下来,我需要结合这两段来想象背景。第一段的家庭场景可能发生在某个宗教场所,比如寺庙,父亲可能是主持或长老,儿子是弟子,父子同住可能指师徒或家庭共同生活。小魔不敢入可能暗示这个地方有驱邪的作用,或者家庭的团结有保护作用。
第二段的“无尽藏”可能指寺庙的藏经阁或慈善仓库,贫者得到供给,这可能发生在佛教或道教的背景下,强调慈悲和布施。结合这两段,可能背景是某个宗教家庭或寺庙,父亲作为长老,管理资源,帮助贫苦,同时家庭的团结驱邪避灾。
需要确保只返回背景文本,不加解释。可能的背景是:佛教寺庙中的长老家庭,管理慈善资源,驱邪避灾,帮助贫苦百姓,维持家族和寺庙的和谐。或者道教的修道家庭,同样有驱邪和慈善的职能。
需要检查是否有历史或文学中的类似场景,比如《西游记》中的场景,但用户可能希望原创背景。所以综合起来,可能设定为一个宗教家庭,父子同住,管理无尽藏,驱邪并帮助贫者,背景可能在唐代或宋代,佛教盛行的时期。
唐代长安城外某佛寺内,住持与其子同居禅房。寺中设有无尽藏库,专为赈济贫苦信众。每当夜深,住持在佛殿静坐诵经,其子守在殿前,寺中邪祟因佛光庇佑与父子威德而不敢侵入。
阿爷当殿坐,子向前头立。父子同宅住,小魔不敢入。时开无尽藏,贫者相供给。得之永不穷,免得生忧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