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五千言,至道悬日月。若非函谷令,谁注流沙说。
多君飞升志,机悟独超拔。学道玉笥山,烧丹白云穴。
南穷衡疑秀,采药历幽绝。夜卧瀑布风,朝行碧岩雪。
洞宫四百日,玉籍恣探阅。徒以菌蟪姿,缅攀修真诀。
尘笼罩浮世,遐思空飞越。一罢棋酒欢,离情满寥泬。
愿骑紫盖鹤,早向黄金阙。城市不可留,尘埃秽仙骨。
###译文
我家有五千言的《道德经》,其中的至道像日月一样高悬。如果不是函谷关令尹喜,谁来记录老子西出流沙的学说。
赞赏你有飞升成仙的志向,机变悟性独自超群。在玉笥山学道,在白云穴烧丹。
向南游尽衡山九疑山的秀丽景色,采药历经幽深绝妙之地。夜晚卧听瀑布风声,早晨行走在碧岩积雪中。
在洞宫四百日,尽情翻阅玉籍仙书。只因为我如菌类夏蝉般的资质,只能遥远地攀附修真秘诀。
尘世的罗网笼罩着浮世,遐思空自飞越。一旦结束棋酒之欢,离情充满空旷的天地。
希望骑着紫盖山的仙鹤,早日飞向黄金阙。城市不可久留,尘埃污秽仙骨。
###鉴赏
此诗开篇提及道家经典《道德经》及老子西出之事,为全诗奠定道家基调。接着赞赏友人学道志向与经历,描绘其学道之地的秀丽与修行的艰辛。“夜卧”“朝行”等句生动展现其生活情境。“洞宫”句写其阅仙书,“徒以”句表自身资质不足却向往。“尘笼”“遐思”等句抒离情与对尘世的厌弃。最后表达对友人早日成仙的祝愿及对城市的摒弃,全诗围绕学道修行,情感真挚,意境清幽,体现对道家修行生活的向往与对尘世的超脱。
接下来,我需要确定这些元素对应的背景。首先,“五千言”通常指的是《道德经》,而老子在函谷关留下此书的传说,所以“若非函谷令,谁注流沙说”可能是在引用这个典故,暗示道家经典的流传。然后“玉笥山”是道教名山,位于湖南,可能作者在此地修行,烧丹是炼丹术,属于道教修炼的一部分。采药、瀑布风、碧岩雪这些自然景象可能描绘了作者在山中修行的环境,洞宫和玉籍可能指道观或道家典籍。菌蟪姿来自《庄子·逍遥游》,用来比喻生命短暂,而“修真诀”则是修炼成仙的方法。最后,城市与尘埃的对比,显示作者对世俗的疏离,渴望超脱。
用户要求仅返回背景文本,不需要解释,所以需要将这些元素整合成一个连贯的背景描述,但保持简洁。可能需要提到作者可能是在湖南玉笥山修行,参考《道德经》和庄子的典故,描绘了寻找仙药、炼丹、隐居山林的过程,以及对尘世的厌弃和对成仙的渴望。同时要注意不要加入任何额外信息,比如作者是谁,历史事件等,因为用户可能只是需要想象的背景,而不是真实的历史。
需要确保文本内容符合用户的要求,不包含解释,所以直接陈述这些元素的背景,如道教修炼、名山、典籍、自然景观等,组合成一个背景描述。可能还要注意诗句中的“南穷衡疑秀”是否指具体的地理,但不确定,所以可能需要模糊处理,只说南方山川。最后,确保语言流畅,符合古典诗词的背景描述,但保持简洁。
吾家五千言,至道悬日月。若非函谷令,谁注流沙说。
多君飞升志,机悟独超拔。学道玉笥山,烧丹白云穴。
洞宫四百日,玉籍恣探阅。徒以菌蟪姿,缅攀修真诀。
尘笼罩浮世,遐思空飞越。一罢棋酒欢,离情满寥泬。
吾家五千言,至道悬日月。若非函谷令,谁注流沙说。多君飞升志,机悟独超拔。学道玉笥山,烧丹白云穴。南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