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上李吉甫相公_王建

圣朝齐贺说逢殷,霄汉无云日月真。金鼎调和天膳美,
瑶池沐浴赐衣新。两河开地山川正,四海休兵造化仁。
曾向山东为散吏,当今窦宪是贤臣。

AI注解:

###诗词内容

圣朝齐贺说逢殷,霄汉无云日月真。金鼎调和天膳美,瑶池沐浴赐衣新。两河开地山川正,四海休兵造化仁。曾向山东为散吏,当今窦宪是贤臣。

###译文

圣明的朝代大家一齐庆贺说遇到了像殷朝那样的盛世,天空中没有云彩,太阳和月亮显得格外真切。用金鼎调和出的天子膳食十分美味,在瑶池沐浴后赐予新的衣服。黄河、洛水一带开辟疆土,山川显得更加端正,天下停止战争,体现出大自然的仁爱。曾经在崤山以东做过闲散的官吏,如今窦宪是贤能的大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圣朝的盛世景象,从饮食、服饰、疆域、和平等方面展现,最后提及窦宪的贤能。诗中通过对各种场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繁荣、祥和且人才贤良的氛围,表达了对当时圣朝的赞美以及对窦宪的推崇,整体风格较为庄重,用词较为华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和颂美之意。但从文学性角度看,相对较为直白,意境营造稍显平实。

AI诗词背景分析:

先分析这首诗。诗中提到了“圣朝齐贺说逢殷”,可能涉及朝代更替或庆典场景。“霄汉无云日月真”描绘了晴朗的天空和明净的月亮,可能象征太平盛世。“金鼎调和天膳美”和“瑶池沐浴赐衣新”这两句有皇家气息,可能与皇帝的膳食和赏赐有关。“两河开地山川正,四海休兵造化仁”提到地理开拓和天下太平,可能涉及军事胜利或国家安定。“曾向山东为散吏,当今窦宪是贤臣”这里提到了窦宪,是东汉时期的著名人物,曾任大将军,可能与他的事迹相关。

接下来,我需要确定这些元素所处的历史背景。首先,“圣朝”可能指汉朝,尤其是东汉,因为窦宪是东汉人。但“逢殷”可能指商朝,或者有其他含义?或者“逢殷”可能是指遇到殷商时期的某种情况?不过结合后面的内容,可能更倾向于东汉时期。需要确认“逢殷”是否为笔误,比如是否应为“逢春”或其他,但用户提供的原文是“逢殷”,所以可能需要保留。

“霄汉无云”可能指天空晴朗,象征国家安定。“金鼎调和”可能指朝廷的稳定和和谐,天膳美可能指皇帝的膳食丰盛,瑶池沐浴可能指皇家的礼仪或洗浴仪式,赐衣新可能指赏赐新衣,显示尊贵。“两河开地”可能指黄河、济水等河流区域的开拓,山川正可能指地理稳固,四海休兵可能指停止战争,天下太平。“造化仁”可能指自然恩赐或天意仁慈。最后提到窦宪,他是东汉章帝时期的权臣,曾参与北伐匈奴,取得重大胜利,可能这首诗是在颂扬他的功绩。

所以,综合来看,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东汉时期,尤其是窦宪北伐匈奴之后,歌颂国家安定、朝廷和谐以及窦宪的功绩。需要确保不添加任何解释,只给出背景。可能的背景包括:东汉时期,窦宪击败匈奴,实现边疆安定,朝廷举行庆典,赏赐功臣,同时国家处于和平时期,山川稳固,四海无战。

需要检查是否有其他可能的朝代或事件,但根据窦宪的出现,东汉是最直接的关联。因此,背景应围绕东汉窦宪的功绩展开,可能涉及北伐、边疆稳定、朝廷庆典等。

东汉时期,窦宪率军北伐匈奴,大破北匈奴,收复失地,实现边疆安定。朝廷为此举行庆典,表彰其功绩,同时国家处于和平盛世,山河稳固,四海无战。诗中描绘了这一时期的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及对功臣的礼遇。

显示全部内容
上一篇:自遣_赵嘏
下一篇:最后一页

圣朝齐贺说逢殷,霄汉无云日月真。金鼎调和天膳美,瑶池沐浴赐衣新。两河开地山川正,四海休兵造化仁。曾向...

下载文档
已下载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