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源出:单于(Chányú单于)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出自匈奴王族姓氏,以最高首领冠称为氏。历史上匈奴族的最高首领称为撑犁孤涂单于(字意为天子广大,意为称颂首领的权力是神授的,他们应拥有天子的广大辽阔的尊敬及势力),简称为单于,他们的后代中有以单于为姓氏的,称单于氏。
得姓始祖:单于。从《姓氏寻源》和《汉书匈奴传》的记载考证可知,单于氏源自少数民族的匈奴。历史上的匈奴最高统流者称为撑犁孤涂单于,并以其名为国号。匈奴语中的撑犁意为天,孤涂意为子,单于意为广大。这样的一个伟大意义所代表的人物,当然,后代子孙就有以单于为姓,称为单于氏了。
故单于氏的得姓始祖为匈奴族的最高首领单于。二、迁徙分布(缺)单于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单于氏这一姓氏出现于后周时期,得姓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汉朝,匈奴部落频繁与汉朝进行经济,文化,外交上的往来,于此,单于作为姓氏的一种也传入了中原。
还有同是汉朝时,左贤王降汉时仍以汉为姓。
后来大部分的单于氏族人也简化为单氏,同时此姓的发音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单于(Chányú音潺渔),变为单(Shàn音善)。
据考证,单于氏也并没有绝迹,现今主要分布在山东的历城、益都,湖北省等一带,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姓单于的人家,这也可能是宋本《百家姓》上出现单于一姓的自然原因吧。单于姓望族居千乘郡(今山东省高苑县北一带)。
堂号驭民堂: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称单于,他驾驭一方人民。
[单于姓宗祠通用对联]单于姓宗祠四言通用联姻联汉室;系出朔方。——佚名撰单于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单于氏的得姓来历。
汉代为了缓和与匈奴的矛盾,曾实行和亲政策,将汉室女子嫁眙匈奴单于为妻;单于的子孙有人居中国者,以单于为氏。朔方,郡名,西汉元朔年间设朔方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东汉时,匈奴南单于曾分部众在这里屯驻。
附录:[单于姓典故、趣事]匈奴五单于争位战汉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七月至二年十一月,匈奴五单于争夺王位的一场相互攻击战。
五凤元年,匈奴内乱,东有姑夕王及左地(匈奴东部地区)贵人拥立的呼韩邪单于;西有右贤王及左大且渠都隆奇拥立的屠耆单于。七月,屠耆单于派驻东部边境防御呼韩邪单于的右奥鞬王及乌藉都尉又分别自立为车犁、乌藉两单于;统辖匈奴西北部地区的呼揭王亦自立为呼揭单于。形成五单于并立之势。八月,屠耆单于亲自率兵向东进攻车犁,同时遣都隆奇率兵进攻乌藉。
车犁、乌藉两单子战败,退向西北,与呼揭单于合兵一处,共汁四万余人。乌藉、呼揭取消单于称号,共同辅佐车犁单于。屠耆单于再率骑兵4万向西进攻车犁单于。同时遣派左大将及都尉分率骑兵屯驻东部边境,防备呼韩邪单于乘机进攻。屠耆单于再次击败车犁。
车犁率部向西北方向转移。
屠耆转兵西南,留居闟敦。五凤二年春,呼韩邪派其弟右谷蠡王率兵进攻屯驻东部边境的屠耆单于的左大将及都尉统帅的骑兵,俘斩万余人。屠耆闻之,即亲率骑兵六万,反击呼韩邪,东行干余里,与呼韩邪四万骑兵遭遇。
屠耆兵败自杀,余部降汉。
退向西北的车犁单于见呼韩邪势众,率部归降。
十一月,乌藉复自立为单于,被呼韩邪捕杀,至此,呼韩邪兼并匈奴各部,复都单于庭(今蒙古共和国乌兰巴托)。
匈奴五单于争立,死者数以万计,畜产损耗十之八九。
战后,呼韩邪单于所部不过数万人,匈奴从此逐渐由盛转衰。
家族名人:
历史名人历史上以单于为姓的名士并不多见,主要原因,可能是受大汉族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用外来种族的姓氏在社会上没有地位和常驻歧视。
就连《中国名人大辞典》也没有收录到一个此姓氏的历史名人。
分布地区:
千乘郡:春秋时齐国有封邑名为千乘,因齐景公狩猎于境内的青田而得名。
西汉时置郡,治所乐安(在今山东高苑县北25里)。
东汉时改为乐安国。朔方郡:汉武帝时卫青破匈奴,取河南地,遂置朔方郡,辖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治朔方县(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北)。
东汉废朔方县,移郡治于临戎(今磴口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