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应明主,策府宴嘉宾。台曜临东壁,乾光自北辰。
网罗穷象系,述作究天人。圣酒千钟洽,仙厨百味陈。
成山徒可仰,涉海讵知津。幸逢文教盛,还睹颂声新。
###译文
书籍应当呈献给圣明的君主,藏书之所宴请嘉宾。台星照耀着藏书的东壁,帝王的光辉来自于北极星。广泛搜罗穷尽了天文星象之学,著述研究天人关系。圣上赏赐的美酒千钟融洽和畅,御膳房摆出百味佳肴。成山只能空自仰望,渡海哪里知道渡口。有幸遇到文化教育昌盛之时,又见到新的歌颂之声。
###鉴赏
此诗开篇点明书籍与君主、宴宾之事,展现出庄重的氛围。中间部分描绘对知识的广泛涉猎与深入探究,以及宴会的丰盛。后两联通过成山、涉海的感慨,衬托出对当下文教昌盛的庆幸与赞颂,表达对太平文化盛世的歌颂之情,整体风格典雅庄重,体现出对圣朝文化方面的赞誉。
图书应明主,策府宴嘉宾。
台曜临东壁,乾光自北辰。
网罗穷象系,述作究天人。
圣酒千钟洽,仙厨百味陈。
成山徒可仰,涉海讵知津。
幸逢文教盛,还睹颂声新。
这首诗看起来是古体诗,可能是唐代或类似时期的诗。诗中提到了“图书”、“明主”、“策府”等词汇,暗示了与朝廷、文化、学术相关的内容。
我需要查找或想象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指令说“查找或者想象”,所以我可以基于诗词内容推断背景,或者如果不知道,就想象一个合理的背景。
分析诗词内容:
-“图书应明主”:图书应该服务于明主。
-“策府宴嘉宾”:在策府(可能是政府机构)宴请嘉宾。
-“台曜临东壁,乾光自北辰”:这可能引用了天文或象征性的词汇,“东壁”可能指星宿,“北辰”通常指北极星,象征帝王。
-“网罗穷象系,述作究天人”:广泛收集知识,探讨天人关系。
-“圣酒千钟洽,仙厨百味陈”:盛宴,圣酒和仙厨,表示丰富的宴饮。
-“成山徒可仰,涉海讵知津”:可能表示高山仰止,大海无边,暗示求知不易。
-“幸逢文教盛,还睹颂声新”:幸运地遇到文教兴盛的时代,还能看到颂扬之声。
这首诗似乎在描述一个文人或官员在朝廷或学术机构中的场景,赞美明主、文教兴盛。
可能的背景:
-这首诗可能出自唐代诗人,如王勃或其他文人,因为提到了“策府”,可能指科举或朝廷的书房。
-或者,它可能是仿古或原创的。
指令说“查找或者想象”,所以我应该基于内容想象一个背景。
步骤:
1.理解诗词主题:似乎是赞美明主、文教、宴饮和学术。
2.想象背景:可能在唐代或宋代,一个文人被邀请参加朝廷的宴会,或在书房中写作。
3.仅返回背景文本:不要解释,只描述背景。
背景文本应该简洁,直接描述场景。
例如:背景是唐代的一个文人宴会上,皇帝在策府宴请宾客,赞美文教昌盛。
但要确保仅返回文本内容。
指令说“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所以我需要写一段描述背景的文字。
例如:诗人可能在唐代长安的翰林院中,目睹明主的盛况,感慨文教兴盛。
但要基于内容。
诗中“策府”可能指秘书省或类似机构,“图书”指书籍,“明主”指皇帝。
所以,背景可能是:在一个朝廷的书房或宴会中,诗人作为宾客或官员,见证了明主的仁德和文教的繁荣。
现在,格式:指令说“仅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所以我应该只输出文本,不要有其他东西。
在我的响应中,只写背景描述。
长度:应该简洁,但足够描述背景。
最终输出:一段文本描述背景。
在唐代的一个春日午后,长安城的翰林院内,明主皇帝设宴款待文人雅士,诗人在策府中目睹了盛况:图书陈列整齐,象征着明主的智慧与教化,宴席上圣酒琼浆,仙厨技艺精湛,宾客们吟诗作赋,共同赞叹天人和谐与文教昌盛的景象。
图书应明主,策府宴嘉宾。台曜临东壁,乾光自北辰。网罗穷象系,述作究天人。圣酒千钟洽,仙厨百味陈。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