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送郑子宽弃官东游便归女几_李群玉

八月湖浸天,扬帆入秋色。岷峨雪气来,寒涨潇湘碧。
子真冥鸿志,不逐笼下翼。九女叠云屏,於焉恣栖息。
新诗山水思,静入陶谢格。困醉松花春,追攀紫烟客。
相逢十年旧,嚬笑等欢慽.一饭玉露蔬,中肠展堆积。
停食不尽意,倾意怅可惜。云水一分飞,离忧洞庭侧。
回车三乡路,仙菊正堪摘。寄谢杜兰香,何年别张硕。

AI注解:

###译文

八月的湖水仿佛与天相连,我扬帆驶入这迷人的秋色之中。从岷山和峨眉山飘来的雪气,使得潇湘的江水因寒冷而涨起,呈现出一片碧绿。你怀有像高飞的鸿雁般高远的志向,不追逐那笼中之鸟的安逸。九女峰如层层叠叠的云屏,你在这里尽情栖息。你新创作的诗篇饱含着对山水的情思,风格宁静淡雅,直追陶渊明和谢灵运。你沉醉于松花春酒,与仙人般的紫烟客交往。我们是相识十年的老友,皱眉欢笑间,悲喜之情相同。一起享用玉露滋润的蔬菜饭食,心中堆积的情感得以舒展。停下进食,仍觉意犹未尽,倾吐心意后又怅然可惜。如同云和水各自纷飞,我在洞庭湖畔满怀离忧。我回车踏上三乡的道路,此时仙菊正适合采摘。我寄言杜兰香,不知何年与张硕分别。

###鉴赏

这首诗整体意境开阔,情感丰富。开篇“八月湖浸天,扬帆入秋色”,以宏大的视角描绘出八月湖水连天、秋景迷人的画面,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展现出一种雄浑壮阔之美。“岷峨雪气来,寒涨潇湘碧”,通过描写岷峨的雪气和潇湘涨起的寒碧之水,进一步渲染了清冷的氛围,同时暗示时光流转、季节变化。

“子真冥鸿志,不逐笼下翼”,高度赞扬友人有高远的志向,不贪图世俗的安逸,凸显友人的高洁品格。“九女叠云屏,於焉恣栖息”,描绘出友人居住环境的清幽,如同仙境一般,体现出友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追求。

“新诗山水思,静入陶谢格”,称赞友人的诗歌创作有陶渊明和谢灵运的风格,富有山水情怀,展现出友人的文学才华。“困醉松花春,追攀紫烟客”,刻画了友人潇洒自在、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

“相逢十年旧,嚬笑等欢慽”,点明与友人相识已久,彼此之间的情感深厚,无论欢笑还是忧愁都能感同身受。“一饭玉露蔬,中肠展堆积”,通过描写与友人共进简单的饭食,表达出两人之间真挚的友情,能让心中堆积的情感得以释放。

“停食不尽意,倾意怅可惜”,生动地表现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和遗憾之情。“云水一分飞,离忧洞庭侧”,以云水纷飞比喻两人的分离,将离忧之情具象化,使情感更加深沉。

最后“回车三乡路,仙菊正堪摘。寄谢杜兰香,何年别张硕”,借回车途中看到可采摘的仙菊,以及杜兰香和张硕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分别的感慨,给人留下悠长的回味。整首诗在写景、叙事、抒情中自然融合,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人生聚散的感慨。

AI诗词背景分析:

原始文章是这首诗:

八月湖浸天,扬帆入秋色。岷峨雪气来,寒涨潇湘碧。

子真冥鸿志,不逐笼下翼。九女叠云屏,於焉恣栖息。

新诗山水思,静入陶谢格。困醉松花春,追攀紫烟客。

相逢十年旧,嚬笑等欢慽.一饭玉露蔬,中肠展堆积。

停食不尽意,倾意怅可惜。云水一分飞,离忧洞庭侧。

回车三乡路,仙菊正堪摘。寄谢杜兰香,何年别张硕。

我需要找出或想象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诗的内容涉及秋天的景色、湖光山色、历史人物和情感,表达了一种离别和怀旧的情绪。

分析诗的内容:

-"八月湖浸天,扬帆入秋色":描述八月湖水漫天,扬帆进入秋色,可能在湖南或附近,因为提到潇湘(湘江)。

-"岷峨雪气来,寒涨潇湘碧":岷峨可能指岷山和峨眉山,雪气带来寒意,使潇湘水碧绿。

-"子真冥鸿志,不逐笼下翼":子真可能指张子真或类似人物,冥鸿志可能指隐士的志向,不追逐世俗。

-"九女叠云屏,於焉恣栖息":九女可能指神话中的九仙女,云屏是云彩像屏风,栖息地。

-"新诗山水思,静入陶谢格":陶谢格可能指陶渊明和谢灵运,山水诗的风格。

-"困醉松花春,追攀紫烟客":松花春可能指春天,紫烟客可能指仙人。

-"相逢十年旧,嚬笑等欢慽":相逢十年的旧友,欢笑和忧愁都一样。

-"一饭玉露蔬,中肠展堆积":一餐玉露蔬菜,内心舒展。

-"停食不尽意,倾意怅可惜":停食也说不尽意,倾诉情感可惜。

-"云水一分飞,离忧洞庭侧":云水分离,离别忧愁在洞庭湖边。

-"回车三乡路,仙菊正堪摘":回车去三乡路,仙菊正可采摘。

-"寄谢杜兰香,何年别张硕":寄信给杜兰香,问何时别张硕。

背景可能涉及中国古典文学元素,如陶渊明、谢灵运,地点可能在湖南或四川附近,因为提到了岷峨(四川盆地)和潇湘(湖南)。

这首诗似乎是仿古体诗,风格类似唐诗或宋诗,涉及隐逸、山水和离别。

我需要想象或查找背景。既然指令说“查找或者想象”,我可以基于内容推测。

可能的背景:

-诗人可能在秋天,湖边或旅行中,回忆过去的朋友。

-地点:从诗中看,可能在湖南的洞庭湖一带,因为提到潇湘和洞庭。

-人物:子真、杜兰香、张硕,这些可能是历史或传说中的人物。杜兰香可能指传说中的杜兰,张硕可能指张硕,我需要回想或想象。

杜兰香:在中国传说中,杜兰香是仙女,常与洞庭湖相关。

张硕:我不确定,可能是个历史人物或诗人。

整体背景:可能诗人写于与友人重逢或离别时,在山水间抒发情感。

要求是仅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不要解释。

所以,我需要创作一段背景文本,描述可能的场景。

例如:"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八月,诗人乘船航行在碧波荡漾的洞庭湖上,远眺岷山的雪景,回忆起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过往的山水之乐。"

但指令是“仅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所以我应该写一段描述性的文本。

背景文本应该基于诗词内容,不要添加额外信息。

结构:或许描述时间、地点、事件、情感。

时间:八月,秋色。

地点:湖边,可能洞庭湖或潇湘流域。

事件:可能与友人相逢或离别,涉及隐逸生活。

情感:怀旧、离别、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想象背景:

诗人张三(假设),在十年后与故友重逢于湖南的洞庭湖畔。秋风萧瑟,湖水浸天,他回忆起当年在四川岷峨的隐居生活,以及与友人陶谢风格的山水诗创作。离别在即,他感慨时光飞逝,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仙境的向往。

但不能添加解释,只描述背景。

指令说“不要包含任何解释、说明或额外信息”,所以背景文本应该中性,描述事实。

或许:"诗人于秋日湖畔,目睹雪气寒意,忆及旧友,抒发离别之情,向往隐逸生活。"

更详细点。

基于诗的内容,背景可能是:一位诗人乘船在洞庭湖航行,感受到秋色和寒意,回忆起与子真、九女等的隐逸经历,以及与杜兰香、张硕的交往,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之愁。

最终输出只是一段文本。

在一个秋意渐浓的八月,诗人乘船航行于浩渺的湖水上,远眺岷山的雪气,感受到寒意融入潇湘的碧波之中。此时,他回忆起与子真、九女等友人的隐逸生活,以及十年来与杜兰香、张硕的相逢与离别,情感交织于山水之间,抒发对故友的怀念和对仙境的向往

显示全部内容
下一篇:最后一页

八月湖浸天,扬帆入秋色。岷峨雪气来,寒涨潇湘碧。子真冥鸿志,不逐笼下翼。九女叠云屏,於焉恣栖息。新诗...

下载文档
已下载432